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璧山之小城故事

璧山之小城故事

关键词:璧山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璧山城市在线
  • 电 话:023-41418211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cqbisha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845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自唐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建县以来,“璧山”的名字,从唐代的小城,到后来两撤两建的小县城,再到如今的现代化城市,1000多年来,“璧山”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称始终未曾改变过,浓郁深厚的璧山文化让璧山人颇为自豪。

    现在,让我们穿越千年时空,一起去探秘璧山文化。

    诞生:“壁”到“璧”的三种说法

    探寻璧山的千年历史文化,那么首先就应该弄清楚‘璧山’二字的典故。

    从“壁”到“璧”,为何取名为“璧山”,有这样的三种说法。

    其一因“四壁皆山”而得名“壁山”。

    其二因境内“山出白石,明润如玉”而得名“璧山”。

    其三因《元和志》、《寰宇记》都记载:“县有一孤山,西北二面险峻,东南二面稍平,土人号为‘重壁山’,因以名县。”这是得名“壁山”的又一说。

    “‘孤山’指的是如今位于璧山县大兴镇的茅莱山,而茅莱山为何成为‘璧山’名字的起源,有一段典故不得不提。”胡正好向记者介绍,茅莱山上有座庙叫做土主庙。土主庙内供奉了一个神仙,这个神仙就是闻名巴蜀大地的“璧山神”——赵延之。

    据考证,赵延之,系唐大历年间(766—779年)人。曾为巴川县令,兼任南镇军兵马使,因退敌有功被授合州刺史兼渝、合、昌、资、泸等州经略巡抚使。后来他辞官带着家人到璧山茅莱山隐居。他在茅莱山上的恭天洞修炼,得玄修之术,后在此升天。

    赵延之成了神仙以后,保境安民,除瘟驱病,深受巴渝一带老百姓的景仰。老百姓都称他为“璧山神”,还在茅莱山上给他修建了庙宇,塑造了神像,长期供奉。

    “但当时‘重壁山’的‘壁’是土字底。”胡正好说,“璧”字何时改为的“玉”字底,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考证。

    据目前掌握的史料,最早的“玉”字底出现在清朝乾隆时期的《璧山县志》。那时璧山的“璧”已经由“壁”变为了“璧”。

    为什么“璧山”的“璧”字,是“玉”字底,而不是“土”字底?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是,璧山因境内“山出白石,明润如玉”而得名。

    脊梁:“两撤两建”璧山屹立不倒

    “公元757年,唐至德二年,璧山建制。”胡正好说,璧山的建制不是一帆风顺,唐至德二年之后璧山经历了“两撤两建”。

    在《璧山县志》上有这样一段话:

    唐至德二年,始析巴、江津、万寿三县地,置璧山县,属渝州;大历十一年,又分璧山置永川县。

    五代时,王建、孟知祥继有其地。

    宋属渝州,名璧江;淳熙十五年,升渝州为重庆府,县属焉。

    元至元二十二年,并入巴县;至正末,明玉珍据重庆,有其地。

    明初归附;成化十九年,复置璧山县,隶重庆府,属川东道。

    皇清因之,康熙初年并入永川县,雍正七年复设。

    从以上文字可以清晰的看出璧山“两撤两建”的历史脉络,即元朝至元二十二年,第一次撤县并入巴县,于明朝初期成化十九年复置璧山县;而在清朝康熙初年第二次撤县并入永川县,并于雍正七年复设。

    “这段文字不仅记录了璧山经历过‘两撤两建’,而且还让我们了解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。”胡正好说,文字的前半段,不仅记录了璧山建制的时间,还明确说出了最初璧山是从江津、巴县、万寿县(万寿县已经不存在)三个地方各自划了一块区域成立的。而如今的永川原来也属于璧山的一部分,在唐朝大历十一年才从璧山划分出去设立永川县。还原:“背山、面水”犹如凤凰展翅

    “老县城的‘容貌’已慢慢从璧山人的脑海里‘褪色’了。”胡正好说,为了不让历史成为过去,县委、县政府在建秀湖公园时,特意修筑了一幅巨大的浮雕,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示了老县城的风貌。

    当时,老县城后面为五峰山,县志记载: 五峰,指五峰山,在今烈士陵园至璧山中学一列,又名凤凰山。旧志云:五峰山,治(所)后山也,中(间)一山建学宫,二山侍立,后伏二山,相聚为五,故名。

    胡正好对五峰山做了详细的解释,他们分别是现在县委大楼背靠的凤凰山、璧山中学、远林小区处原来的望乡台、璧中家属院靠北原白骨塔处、现学府居处的五座小山。

    当时的老县城,南面到南门小河沟,北面至如今的北门部队草街子小河沟,整座城池背靠凤凰山,面临如玉带环绕的璧南河。从县城望出去,近为一天门处小岭丘(从三角滩一直延伸到青杠),远为缙云山脉的状元峰和文笔峰。

    “在浮雕中,璧山老县城的面貌得到了充分展示。从浮雕上可以看出,古人对一个地方首府的地势很有讲究。”胡正好说,老县城依河而建,而五峰山更像一支凤凰展翅,寓意璧山展翅高飞。在古人眼里,山环水抱,是一个非常精美的布局,这实际上也体现出历代璧山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。


根基:“张本”构筑老县城容貌

    “提起璧山老县城,有一个历史故事不得不说,那就是‘张本筑城’。”胡正好介绍,目前我们所看到的老县城都是在明朝璧山知县张本手中修筑起来的。

    清乾隆《璧山县志》记载,明知县张本——江西余干县人,进士,成化年任,修建县城,值夏旱,觅井得泉,民赖以济,迄今传诵。

    从老县城图上可以依稀看到一些历史原貌,如城墙周围的东门、西门、北门、南门,据史书记载,这四个门依次对应为古时的迎恩门、临高门、演武门、拱秀门。

    当时的城墙总长三里零八分,也就是684丈,以现在计量单位估计长2300多米。

    “修筑城墙的事发生在明成化十九年(1483年),由于元朝撤销璧山县,此时是复设,所以之前的土墙几乎毁坏殆尽。此次修建的石城墙,在此后数百年均无大的变化,一直到民国。因此,张本筑城对璧山来讲,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。当然,筑城只是修建县城的一个部分。”胡正好说,此外,当时张本在修筑城墙时,还同时修起了衙门、庙宇、县学(现在的学校)。璧山老县城的“容貌”在张本的手中逐渐清晰起来。

    璧山的面积据古志记载,最大时,“周逥六百里”,历经宋、元、明、清、民国,最后缩小到现在的915平方公里。

    “其实我们现在的‘璧山人’,很多都不是地道的璧山人。”胡正好说。

    他告诉记者,明末清初那次战乱,使得璧山人烟稀少。历史文献表明,璧山人口最少的时候是雍正六年,只有2051戶,2344人。

    所以后来就发生了现在人们熟知的历史事件——“湖广填四川”,指的就是发生在明末清初的一次大规模移民。因此,现在的璧山人很多都是移民的后代。

    为什么这些人要迁移到璧山呢?胡正好解释,璧山群山相围,成为躲避战乱的天然屏障。加之当时缙云山脉、云雾山脉和长江、嘉陵江环绕着璧山这片有山有水的地方,环境优美得令人向往。

    渊源:“深绿城市”早有出处

    璧山,因山而名,东靠缙云山,西倚云雾山,四面青山合围,县内千岩竞秀,峰峦如画。

    璧山,因水而活,全境以璧南河、璧北河、梅江河为三大主要河流,大小湖泊如珠玉散落全境。

    山为骨,水铸魂,自古璧山便赢得“巴渝名邑”的美誉。

    清乾隆《璧山县志·形势》称“古志曰:壁山,形如柳叶,环境皆山,外高中平,两江夹送,周回湾曲六百里。昔人云:四山如壁,曰壁山。又云:山出白石,明润如玉,故曰璧山。又曰:龙梭为屏,五峰为座;华盖列南面之障,缙云壮北顾之雄,金剑、梅井翼左右;田肥美,民饶裕,洵巴渝名邑”。这不就是一个世外桃源吗!

    “事件是如此的巧合,如今我们正在打造的‘深绿城市’,可追溯到璧山古时。”胡正好认为,目前璧山在城市建设中“尊重天、尊重地、尊重人”的理念,正是先贤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的体现。打造“深绿城市”,是璧山现代城市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,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。

    回望历史,璧山的千年文脉一直在抒写着这座城市的雍容儒雅。

    而今的璧山人,正在加快还原这个现代“世外桃源”,并势欲奋力超越,以期建设一个山川秀美、社会和谐、人民幸福的中国西部新高地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